查看原文
其他

红色文物故事|一生求是铸就坚定信仰

回顾历程的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2022-12-23

 一生求是铸就坚定信仰

竺可桢入党《自传》手稿

(竺可桢入党《自传》手稿,现展陈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校史馆)


(全文以《思想自传》为题收录在已出版的《竺可桢日记全集》第四卷)

1962年6月4日,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秘书处党支部举行党员大会,讨论并通过了竺可桢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,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。

这一年,竺可桢已是72岁高龄。

竺可桢,中国近代气象学家、地理学家、教育家,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。在1936年至1949年任浙江大学校长的十三年间,带领浙大师生在炮火中辗转艰辛办学,取得卓越发展,并将“求是”确定为校训,成为浙大师生共同的价值遵循与宝贵精神财富。那么,竺可桢一生的精神追求是什么?为什么在72岁高龄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?一路走来又发生了哪些思想上的变化呢?在这份64页、2万字的入党《自传》中,竺可桢从“幼年就学时代”“美国留学时代”“大学教书时代”“办理气象研究所时代”“浙大校长的初期”“抗战以后的浙江大学与学生运动”“解放前我对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看法”“解放后我的人生观的改变”八个部分,认真系统细致地回顾了自己思想变化的整个过程。

在《自传》中,竺可桢非常坦诚地谈到:“由于党的无微不至的关怀,我的思想水准还是提高不少。”“我过去所信仰的个人自由主义乃是毛主席在反对‘自由主义’文中(毛选二集1959年版348页)所说的‘不服从命令、个人意见第一’的这一类自由主义,这种自由主义的来源,毛主席也指出是由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,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,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。知道了只有站稳立场,服从纪律,才能有真正的自由,便可以从个人自由主义的樊笼里释放出来。”“解放以来我国科学事业之发达远非我昔时梦想所及,而且科学统被利用在发展工业、农业、交通、水利方面,为人民谋幸福,为国家增富源,因此方知科学救国只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。”透过泛黄稿纸上工工整整的文字,我们似乎在经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,更近距离感受到竺可桢用一生践行求是精神、树立并不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心路历程。

(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校史馆“求是精神特展”)


此手稿目前展陈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校史馆,是校史馆中“求是精神特展”的主要展品之一,由浙江大学校友郭国强先生提供。据郭国强先生回忆,大约在12年前,2009年左右,一个偶然机会,他在拍卖会上看到了竺可桢老校长的这份入党《自传》手稿;手稿的文字隽秀工整,透出一股文人风骨,符合竺可桢老校长严谨的治学态度;手稿内容也与已经出版的《竺可桢日记全集》第四卷第87-102页之《思想自传》相吻合。郭国强基于对竺可桢老校长生平的了解以及文献书籍考证,确信这是竺可桢老校长的旧物并果断拍下。后续通过进一步考证,郭国强写下:“此手稿是那自传的原稿手迹,实是弥足珍贵。”

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是由浙江大学与宁波市于2001年合作创办的高等学校,一直传承弘扬“两条文脉”,即浙大“求是创新”精神和浙东“知行合一、经世济用”文化精髓。竺可桢和王阳明是这“两条文脉”学说与精神的主要创立者,且竺可桢老校长在《自传》中也清晰表示自己受到了王阳明思想地深刻影响。1938年10月底,浙大师生辗转西迁至广西宜山办学,在11月1日开学典礼上,竺可桢校长作了题为《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》的演讲,以王阳明的求是精神、遇险不畏精神、艰苦卓绝精神和公忠报国精神,激励浙大师生在艰危之中奋发进取。同时,竺可桢老校长也十分赞同王阳明先生“知行合一”的主张,时时处处都不忘告诫后学,学习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,追求治学做人的求是作风。他在《浙江大学二十二周年纪念会讲演辞》(1949年4月1日)中说过:阳明倡知行合一之说,“只问是非,不问利害”之精神,尤令人钦迟。本校校训“求是”,即以为“实事求是”之典型 。如今,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校园里,魔方图书馆的两侧,北有“竺园”,坐着竺可桢老校长,“两问石”无声胜有声,南有“随园”,立有王阳明先生,“阳明学堂”内六艺课堂书声琅琅。

2021年,是建党百年,又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建校二十周年,学校筹建校史馆期间,在党委书记胡征宇等学校老师联系与努力下,与浙大校友郭国强先生达成一致,联合举办“求是精神特展”,希望通过展览加强学校师生的精神引领和思想教育。一同展出的还有包括钱三强、苏步青、王淦昌、顾毓琇、贝时璋、李寿恒、谈家桢、路甬祥等一批科技报国、科技强国的爱国主义科学家、著名浙大校友们的交往信札、签名文献等四十余件藏品。

钱三强、苏步青信札等旧物

谈家桢签名文献


推荐阅读

1.学术科研为伴,筑梦男孩圆梦浙大

2.忆|校园:浙大宁理历史上的今天(11月18日)

3.垃圾分类易错点,这些你都知道吗?

4.“我与浙大宁理共成长”大赛来了!等你来报名!

5.忆|校园:浙大宁理历史上的今天(11月17日)

▶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  

▶图文来源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、童丹娃▶今日编辑丨卢帆▶一审丨李青青▶二审丨卢帆▶终审丨韩晶晶



-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-

浙大宁波理工学院

订阅号:nitnews

投稿邮箱:nitnews@nit.net.cn

或是直接留言官微后台

欢迎大家踊跃投稿

一经录用,有小礼品可以领取哦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